客场对阵博洛尼亚的比赛中,蓝黑军团连入三球完胜对手,终于拿到了赛季首胜。相信各位蓝黑拥趸和小编一样,对这个结果还是感到满意的。本场比赛国米赢在哪里?是哪些转变促使了蓝黑军团完胜对手?场外又有哪些好玩的事情发生呢?请收看本期的蓝黑札记!
1 变阵收获效果
相比于前几场的3-5-2或3-4-3,这场比赛万年不变的光头强斯帕莱蒂在锋线遭遇到严重伤病问题时,终于开始思考改革,祭出了4-2-3-1阵型;在锋线上大胆启用新援小凯塔,中场也撤下了前几场首发的贝西诺;忍者纳因戈兰终于伤愈归队,出现在了首发前腰的位置,B罗搭档加利亚尔迪尼坐镇中场的防守位置。至于丹布罗西奥,则回归到了自己熟悉的边后卫位置上。对于非常不喜欢改变的光头强,这套首发布阵可以说很不“斯帕莱蒂”。
上半场比赛双方基本上都没有太多的机会,国米这边只是在21分30秒左右,由凯塔突破带走防守队员,为波利塔诺带来一次禁区弧顶处的远射机会,可惜后者打门放了高射炮。除了这次进攻,基本上双方平(cai)分(ji)秋(hu)色(zhuo),失误不断,没有对对方的球门构成实质性威胁。Whoscored给出的半场评分中,双方基本上都是重合的,看不出太大区别。
相比于上两场比赛,国米中前场的三名球员都是第一次首发,所以难免配合上有些生疏,这可能造成了上半场不默契问题。下半场开始,纳因戈兰位置继续前移,几次前插颇具威胁;凯塔则逐渐游弋到边路,B罗则有几次直塞尝试,德弗莱也有几次长传球寻找队友,可以看出战术设计确实有所变动,这和过去一成不变的理念是不同的;蓝黑军团求变逐渐找到状态,几位进攻线上的球员之间配合也越来越多。第65分钟,波利塔诺带球向前寻求机会,凯塔适时地前插带走了防守队员,纳因戈兰接球后没有停顿一脚撩射,角度极其刁钻,飞入对手大门,比分变成了1-0。
丢球后的博洛尼亚试图变阵来扳平比分。这时,斯帕莱蒂适时选择换人调整,坎德雷瓦和贝西诺接连上场,替换下了刚刚伤愈复出的纳因戈兰和凯塔。砍刀佩剑组合的重出江湖,这也为比赛的胜利吹响了冲锋号。第81分钟,佩剑右路低平球扫向球门,砍刀及时插上右脚推射得手,扩大了比分;第84分钟,贝西诺将队友掷出界外球横扫,佩里西奇轻巧一扣闪开了马蒂洛,大力射向球门,3-0。
相比于过去,这场比赛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临场应对,斯帕莱蒂不说做得多好、至少可以应对问题做出调整,完成主教练的职责,单从这个方面来看,确实还是有所进步的。也许换上砍刀帮助他收获久违的进球是运气,也许换上贝西诺参与了后两个进球是瞎蒙的,但至少斯帕莱蒂换人了,终于不再像过去那样死守到底。希望未来斯帅能够继续“发扬”这个好的品质,将国米不错的阵容深度优势发挥出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 不友好的分组
本周欧陆足坛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欧冠联赛的抽签仪式了,各家球迷都希望自己的球队能够“逢凶化吉”,避开豪强,抽到上上签,为接下来的晋级之路打下基础。对于国米球迷自然也是如此,毕竟多年不曾参与欧冠,真的希望能在这次久违的重逢中好好地发挥一下。
但…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作为第四档球队的蓝黑军团(近几年欧战积分太少),不仅没有获得上上签、就连中等签都没能摸到,彻底黑脸,掉入了死亡之组,要和巴塞罗那、热刺、埃因霍温争夺出线的名额,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巴塞罗那的强大自然不需赘述,梅西的球队近年来一直非常稳定,任何对手遇到他们都没有十足的获胜把握;加上比达尔的夏季转会争斗,相信两队碰面一定会打出激烈的比赛。托特纳姆热刺在多年的积累后也达到了逐步的成熟,虽然还未曾沾染锦标,但队内青年才俊层出不穷,哈里-凯恩已经成长为欧陆最顶级的中锋;主帅波切蒂诺调兵遣将的功力,也得到了业内诸多大佬的高度认可。埃因霍温作为荷甲班霸,虽然近年来实力有所下滑,但依旧不容小觑。面对这三个对手,想要全身而退,自然不是容易之事。
复兴之路上,什么艰难困阻肯定都得经历一番,谁叫咱们前几年打得不好,没有攒下足够的欧战积分呢。没关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重拾蓝黑荣光,积极地面对对手,才是正确的态度。正如萨队所说的:“我们意识到了将面临的困难,但我们是国际米兰,我们必须积极乐观地考虑问题。”在这里小编祝愿巴萨冠军、热刺亚军、埃因霍温季军,至于我纯,嘿嘿嘿!
3 蓝黑军团的中国情结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在中国有着庞大而又广泛的受众群体。如果现在举办“球迷数量最多的俱乐部”之类的评选活动,相信皇马、巴萨、拜仁等近年来成绩较好球队,一定会排在榜单的前几名。但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那段时间里,情况可是完全不同。
那时,意甲联赛和意甲球队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赫赫有名的,诸多意甲球队在中国有着众多的支持者,以至于到了今天很多年岁稍大的球迷,都对意甲有着特殊情结。蓝黑军团作为意甲传统豪门,自然也在国内拥有诸多拥趸。除了成绩好以外,难忘的访华经历也是重要的加分项。
国米自从成立以来,就一直以“世界的兄弟”自称;事实也确实如此,蓝黑军团队内国际球员众多,也多次来到了各个国家推广足球文化。国米首次访华是1978年,那时的中国经历了诸多的调整,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前夜。蓝黑军团虽然在那个赛季的联赛中发挥不佳,但还是斩落罗马拿到了意大利杯的冠军。在多次协商下,时任蓝黑总经理的马佐拉终于“打动了”政府,开启了首次行程。
虽然队长法切蒂未能随队来到神州大地,但国米的阵容还是足够“豪华的”,能来的首发队员,基本上悉数到齐。到达北京的第二天,球队就和中国国家队打了一场友谊赛,最终1-1握手言和;随后,国米又和北京队交手,0-1爆冷失利;在杭州第二次与中国国家队过招,最终还是1-1收场。
这次访华经历打开了中意足球交流的大门,中国大使馆赠送了国米俱乐部印有“世界的兄弟、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字样的牌匾,国米也为中国足球发展带来了技术支持。在这样的积极互动推进下,中央电视台引入了意甲的录像带集锦播放权,随后又购买了意甲比赛正式版权,就此,意大利足球春风吹向了神州大地,数以亿计的观众通过各类渠道,正式开始接触意甲。
国米俱乐部第二次正式来到中国,是2009年的意大利超级杯。作为北京奥运会一周年的纪念赛,意大利超级杯在鸟巢上演。相信诸多蓝黑拥趸对这场比赛积记忆深刻,甚至很多人都亲自来到现场一睹自己心爱球队的风采。看台上巨大的TIFO非常震撼人心!
中国之旅过后蓝黑军团似乎一下子“疯狂”起来,在狂人穆里尼奥的带领下,国米历史性的拿到了惊人的三冠王,各类赞助活动也日益频繁。2011年,意大利超级杯再次在鸟巢打响,蓝黑军团再次来到中国,和同城死敌AC米兰展开争夺。虽然两次超级杯都没能问鼎,但访华所带来实际影响力,还是显而易见的。2015年后国米又来到中国参加了几次友谊赛。
2017年,苏宁集团宣布收购了这家百年豪门,国米正式打上了“中国烙印”。这对于国内蓝黑球迷来说自然是幸福的事,自己的国家和自己喜爱的球队联系到一起,亲切感仿佛又增加了好几倍。希望国米能在苏宁集团的帮助下重振往日辉煌,也希望蓝黑军团能将自己先进的技战术打法和对足球运动的深刻理解带到中国、帮助中国足球走出困境。
各位蓝黑球迷,你们第一次接触国米是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呢?欢迎在评论区互动~
国米在拿下首胜之后遭遇到了肌肉伤病问题,不过恰逢国际比赛日,希望队员们能及时恢复。下场比赛国米将在主场梅阿查迎战帕尔马,面对实力较弱的对手,蓝黑军团必须要努力全取三分,为即将开战的欧冠联赛打好基础。Pazza Inter!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札记的全部内容,各位看官我们下周再会。
HoneyPotter